建立知识大厦,让孤立的、碎片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标题:《建立知识大厦,让孤立的、碎片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杂乱的知识没有一根支柱一根横梁支撑,就如同一盘散沙,都是孤立、散乱、碎片、残缺的。因为没有系统的框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到的知识很难串联在一起融汇贯通,所以不少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会出现困惑和迷茫。
其实知识是成体系的,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各个行业领域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系统,支撑起一个技能,甚至是一个行业的知识大厦。
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游泳王国”,如果说现代游泳是澳洲人发明的,也并不为过。
100多年前,澳洲人首次使用了自由泳,1956年,游泳池赛道长度改为50米,澳洲教练开始使用步调钟、血液分析、心率常规检查等科学检测手段,对游泳进行科学研究。甚至还率先提出,通过刮掉体毛的方式提高游泳速度。据说美国人当年曾经极度嘲笑澳洲人这种行为,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游泳队员剃光体毛后平均能提速2%,结果美国游泳员也乖乖地回去刮体毛了。
现代游泳运动当中使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每一次游泳训练同时也都像是一次科学实验,记录各种实验数据,经过分析,然后提出改进方法。
因为够专业,所以每年世界各国都有很多游泳运动员来澳洲进行游泳训练。
如果自学是不是可以呢?游泳当然可以自学,古人根据青蛙的游泳姿势,模仿出了蛙泳,不过也有人模仿出了狗刨的泳姿。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经常去游泳的人,经常模仿练习,是可以自学成功的。
但是自己摸索学习出来的游泳技能,可能会有些散乱和残缺,还可能会养成一些很难纠正的错误姿势。
游泳技能发展到今天,有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形成了客观存在的知识大厦。每一次的练习,都是在找出自己弱项,然后去有针对的刻意练习。
知识大厦的作用,是让我们知道,自己学习来的新知识,属于大厦的哪一部分,自己想要实现目标,还需要补足哪些部分。
如果没有知识大厦,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在实践中摸索。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识大厦呢?
各个行业和技能的知识大厦都是客观存在的,有框架有体系。
演员行业讲究声台形表,相声行业要求说学逗唱。钢琴演奏专业大部分人都是从同样的教材开始练习的。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一些大家公认的教程。也就是说,读书记笔记,是建立自己知识大厦最重要的方法。但凡是一些经典的教材,都可以拿来精读精练。尤其是偏理论的知识,读书这种方法特别适合。
还有一种方法是搜索,互联网上过来人很多,每个行业都有很多过来人分享经验。搜索别人的经验,可以帮助自己少走弯路。有的时候,专家的一句话,可以让新人受用一生。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拜师学艺。比如川剧讲究拜师规矩,需要当众给师傅下跪,敬上一杯清茶之后,才能拜师成为徒弟。
作为师傅,有自己的知识大厦,可以清楚地知道,弟子有哪些知识缺失,存在哪些问题,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大厦传承给徒弟。
总的来说,读书、搜索、拜师、自己实践总结,是建立知识大厦的四个主要途径。
有了整体的框架,就可以把新学的知识各就其位,归放到知识大厦的某个位置,让孤立的、碎片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建立了知识大厦,就可以对雍杂的知识进行裁剪,向着自己目标的方向进行主攻。
世界上的知识太多,是学不完的,但是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大厦,让自己的知识可以融会贯通起来。
如果你也想加入月诚故事 100 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