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稳定的人脉,只有稳定的技能

标题:《没有稳定的人脉,只有稳定的技能》

这世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外乎**“情利法”**。

**情是指人情。**中国人讲究人情,在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要懂得感恩,要记得还情。

农村有句俗话,“人情大于债,头顶锅来卖”。无论是婚丧嫁娶的大事,还是孩子上学的小事,谁家出力出钱,都需要拿个本子,一笔一笔记下来,方便将来还债。

塞钱还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普通债”。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不管是谁家的孩子上幼儿园或者上小学,都会有人塞钱过来。只需要礼尚往来,在别人家孩子读书的时候,加点钱还回去,这情意就还在,这"人脉"就没断,大家就都不是外人,还是同一个"圈子"里的熟人。

但是人情债,无法用金钱衡量,就没那么容易还了。

在饥荒年代,家家都没有粮食吃,别人家在吃不饱的情况下,愿意分半碗米饭给你家,“宁愿吃少,不要吃断”,让两家人都能活下来。这种恩情,无异于雪中送炭的救命恩人。

雪中送炭获得的点滴恩情,是需要铭记在心,永生报答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谁家都有困难的时候,当别人家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家人也必须要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伸出援手。

所以才会有"人情大于债,头顶锅来卖"的说法。祖辈上的百姓人家,思想淳朴,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想办法还上这人情债。

利是指利益。

当大家没有身份之分,都是同龄人,都在一个大家族生活,或者一个学校专业学习,或者一个公司部门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谁也不需要45度角去仰视别人,也不需要45度角居高临下的俯视其他人。这时的"人脉"更多的是指人情关系。

一旦超好的朋友之间,变成了上下级及隶属关系,人情关系便很容易变成利益关系。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书中说到: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降低成利益关系的"人脉”,想找人办事,就需要花钱,也便失去了人脉的本意。毕竟靠金钱维系的利益关系,更像是花钱请人办事的合同雇佣关系,很难稳定持续。

法是指法规。

有人说,亲兄弟明算账。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熟人之间原本是人情关系,一旦合伙一起做生意,就会涉及到利益分配。赚了钱还好说,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然而赔了钱,就很容易陷入利益纠纷,最后可能连兄弟都做不成。这种因为利益而绑定在一起的"人脉”,更多的是利,而不是情,所以需要明算账,按照比例入股组建公司,然后按照公司章程办事。

中国古代兵书《尉缭子》说过,“凡兵,制必先定。",意思是说,带兵打仗的队伍,必须先定好制度与法规。商场如战场,在涉及到利益竞争与分配的地方,同样需要提前制定好纪律和法规。

商战中,亲兄弟之间的合伙关系,或者上下级之间的人脉关系,更多地会变成按照法规办事的合同关系。

人脉关系是不稳定的。

靠人情关系维系的人脉,不但需要付出金钱还需要付出时间和真情,成本高昂。很多地方农村的人情债因此变得不堪重负。

靠利益关系维系的人脉,每段关系都需要金钱打理。而礼尚往来的背后,往往是利益交换,这样的"人脉"变了味道,带有太强的目的性,再加上各家的家底情况不一样,同样难以稳定。

依靠法规关系维系的人脉,大家公事公办,亲兄弟明算账。这样的"人脉"关系多了一份公平,同时也让很多人觉得,人情味变得越来越淡,拉远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与其追求稳定的人脉,或者稳定的工作,不如追求稳定的技能

俗话说,人有一技之长,不愁家里无粮。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总有地方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自己的人脉。

根据2019年香港考评局公布的"香港高考"DSE考试情况,香港地区今年的高考状元一共有12名。这12名状元当中,有10人都选择了医学专业。另外两人选择了经济专业和法学专业(蔡欣平,来自拔萃女书院,准备去读剑桥大学经济科。黄瀚贤,来自圣保罗书院,想读港大工商管理学(法学)及法学双学位,其余10名状元选择了医学)。

对于这些天之骄子们,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技能。将来学以致用,不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赢得人脉。

在纪录片《天命之女》中,印度香堤巴旺学校的孩子"蔓珠拉”(Manjula)最终考上了护理系,并成为了一名见习护士。要知道,在印度,原本"贱民"是无法考入精英大学的,更是无法负担得起大学的学费。而通过香堤巴旺学校的帮助,蔓珠拉成功获得了一技之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摆脱了"贱民"的标签,也让自己有能力在护理岗位上帮助到更多的人。

“人脉"是相互的,与其刻意去追求人脉,不如让自己有个稳定的技能,在专业技术上不断精益求精,让自己的一技之长,变得更加有竞争力一些。


如果你也想加入月诚故事 100 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