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实现“一个亿小目标”的真实故事【月诚故事】

标题: 《普通人实现“一个亿小目标”的真实故事【月诚故事】

还记得“一个亿小目标”吗?

在 2016 年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节目里,当时的中国首富王健林在谈到对年轻人创业看法的时候,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这句话很快成为当年网络十大流行语之一,并衍生出了各种版本的“小目标”。

王健林之所以称之为小目标,是有底气的,因为当时不差钱。根据《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王健林家族资产高达 1700 亿人民币。即使把这些资产兑换成现金存银行,一年下来也能实现好多个“一个亿小目标”。但对于刚刚参加工作实习,月薪只有 1500 元的年轻人来说,“一个亿小目标”却宛如挂在深夜苍穹的星宿一样,远在天边、触不可及。

真的触不可及吗?

今年 2 月,年仅 28 岁的中国程序员郭宇宣布从字节跳动退休,实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一个亿小目标”。

虽然郭宇实现小目标只是一个个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故事中获得很多很多启发。

先说说郭宇是如何实现“一个亿小目标”的,知乎上有个很热的帖子《如何看待年仅 28 岁的郭宇宣布从字节跳动退休? - 1315 个回答》,综合帖子里各位网友和大神的回答,虽然无法做到信息完全准确,但基本可以还原郭宇的整个职业生涯路径。

首先,郭宇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家境普通,并没有一个富爸爸。即使读大学的时候,郭宇还经常穿着高中时候的校服短裤,除了读的杂书比较多,并没有特异于其它人的地方。郭宇读杂书最多的时期应该是在高中,尤其喜欢作家王小波,据说郭宇高中时期就写了差不多 60 万字的杂文集。也许是受到了王小波的影响,王小波本身既是作家也是程序员,因此郭宇也喜欢上了编程。

2008 年,郭宇从深圳高级中学(不是深圳中学)考上了暨南大学,虽然不是 985 学校,但也是华南地区的头部 211 大学。这个时候的郭宇学会了 WordPress 建站,开始自学编程技术。据说大学时期的他,经常翘课甚至挂科,写代码的水平却日益提高。

大二那年,郭宇申请了腾讯公司的实习机会,但是没能通过。又过了一年,2011 年 4 月终于拿到了支付宝公司的实习 Offer,实习月薪 1500 元。

虽然实习工资不高,但对于郭宇来说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郭宇在支付宝的实习持续了 3 年,这三年的大厂实习经历,足以让他将来有机会拿下国内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工作 Offer。

2013 年,郭宇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糗事百科”。这一年,字节跳动刚刚完成 1000 万美元融资,估值 6000 万美元。而郭宇因为糗事百科的工作,从杭州来到了北京。

2014 年,字节跳动的估值达到了 5 亿美金,收购了糗事百科,郭宇也因此意外成为了字节跳动公司的一员。此时进入字节跳动公司的员工大多都有期权,据网友估算,当时郭宇可能拿到了价值人民币 50~100 万左右的期权。客观来说,对于一家估值 5 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来说,50~100 万的期权并不算很多,而且可能是四年平摊,每年也就差不多 20 万左右的样子,其它早期进入字节跳动公司的员工拿到的要更多的多。

后来的故事非常平淡。郭宇在字节跳动工作了 5 年,字节跳动的估值一路上升,到 2020 年已经达到了 1000 亿美元。据估算,郭宇手中的期权至少价值一个亿,而不到百万的年薪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当中,已经变得微不足道,所以郭宇选择今年退休也是合情合理。

那么郭宇的故事可以复制吗?

如果说实话,答案是很难。每年都有不少公司上市,而每次公司上市都会造富一批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但几乎没人能够提前好几年就成功预测哪些公司将会成为未来的独角兽上市公司,并提前买入股票,或者进入那家公司工作。

一家高速成长的公司,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或者字节跳动,也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乐视网或者瑞幸咖啡,几乎没有人能够提前好多年就判断出来,甚至很少有人能够预测五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参看郭宇的故事,我们至少能够汲取以下一些成功要素。

第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郭宇喜欢读书,尤其是王小波的书籍。可以说,王小波是郭宇的榜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郭宇。如果一个人有了榜样,就会拥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第二,用寻找十倍股的方法,去寻找下一份工作。

所谓的十倍股,也就是俗称的“Ten bagger”,是指那些高速成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比如五年内,实现股价上涨超过 10 倍的公司股票。任何一个交易股票的人,都梦想着能够买入并持有一支或者几支“十倍股”。

但是购买股票只能够买入公开市场已经发行的上市股票,想要获得独角兽公司股票,另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像郭宇一样,在早期加入公司,获得股票期权。而作为公司内部的一名员工,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这家公司的实际潜力。

第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郭宇喜欢读书,同时也喜欢旅行。在北京工作的他,从 2013 年开始经常去全球各地旅行。几年下来,竟然集齐了洲际、希尔顿、喜达屋、凯悦等主要品牌酒店集团的顶级会籍,累计飞行里程也超过了 40 万公里。在郭宇看来,这个世界很大,互联网行业只是组成世界的一小部分,而行业之外还有更广阔的机遇,多出去走走,往往能够体验到更多不一样的人生。

这点和自媒体大号郭杰瑞有些相像,富有的经济基础让他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走,体验到更多不同的人生,并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

第四,挚爱你的挚爱。

郭宇喜欢编程是真的喜欢。在他的 github 主页上,他早年的开源贡献逐年增多,2011 年的时候只有一次代码贡献,2012 年增多到了 37 次代码贡献,而毕业后的 2013 年有 935 次贡献,加入字节跳动之后的 2014 年贡献了惊人的 1862 次,此后才逐年减少。

这种变化趋势也代表了郭宇的技术成长经历,按照对开源社区的贡献程度,他在 2014 年差不多是可以排进 github 中国区前五的,前端技术实力毋庸置疑。

另一方面,郭宇对于日本文化的喜爱也毫不掩饰。除了自学编程,他还去日本学习了日语,早已达到最高的 N1 日语水平。从去年开始,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日本旅行,喜欢日本的温泉,和日本的新派重金属音乐 BabyMetal。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编程、日语、还是旅行,郭宇都始终在追求他内心所向往的不同生活。

第五,60 分万岁哲学。

80 后首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说,他后来才领悟到“60 分万岁是个好哲学”。很多人不会理解为什么 60 分万岁?

事实上,考试达到 60 分和 100 分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完全不是线性递增关系。60 分很容易达到,但是 100 分类似于追求完美的状态,需要用尽毕生的精力去上下求索。如果一个人一生只有一个目标,花时间上下求索并不是问题,但如果每一门学科上面都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就会失去目标。

门门考试都拿第一的人,往往没有舍弃,而郭宇是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据说他高中时候成绩并不是很好,大学的成绩更是有些糟糕。但郭宇在他不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上,只花费了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了“60 分万岁”的目标,并顺利毕业拿到了 211 大学本科文凭。

那么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去哪儿了呢?毫无疑问,自然是投入了他所喜欢的事情,并专注于其中。

有人认为郭宇只是碰巧上对了车,而有人觉得郭宇是靠实力实现了目标。

几分靠运气,几分靠实力。然而运气还是实力并不重要,28 岁的郭宇已经合法合理的实现了“一个亿小目标”,过上了他想要的生活。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