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货人人都喊亏,到底钱去哪儿了?【月诚故事】
标题: 《直播卖货人人都喊亏,到底钱去哪儿了?【月诚故事】》
5 月 22 日,2020 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三次提到了“电商”:
-
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
支持餐饮、商场、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
-
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国际货运能力。
毫无疑问,电商行业代表了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同样是 5 月 22 日,拼多多和阿里巴巴分别发布了最新一期财务报告,业绩均好于市场预期。其中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迅速增长至5.363亿,已经非常接近淘宝的 6.93 亿用户数量。但在营收方面,三季度拼多多营收 75.14 亿元,仅是阿里的 1/16,而且拼多多亏损持续扩大,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压力。京东则早在 5 月 15 日就发布 2020 年一季度财报,业绩同样好于市场预期。京东在过去 12 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 3.874 亿,较去年同期增长 24.8%。
总体来看,电商市场确实一片繁荣的样子。但有意思的是,电商卖货行业仿佛人人都在喊亏,为什么呢?
对于小品牌来说,如果想要通过电商直播渠道卖货,可能你会发现“坑位费、佣金、退货率”这三座大山很难跨越。
首先是坑位费。如果只谈佣金不谈坑位费,几乎没有哪个主播会搭理你。坑位费依据主播的人气而定,知名度小一点的主播,只要几千元坑位费的也有,而知名头部主播,坑位费达到了几十万。据说李佳琦的坑位费在 20~50 万之间,根据佣金不同相应浮动;罗永浩的坑位费需要 60 万,而虚拟偶像洛天依的坑位费竟然高达 90 万。至于缴纳了坑位费之后,产品能不能卖出去,卖得怎么样,主播们是不会兜底的。
选品的事情一般由 MCN 公司或者招商负责。比如李佳琦的选品,就是由专门的招商负责的,因为直播之前对招商选择的商品不熟悉,导致李佳琦在直播当中曾经出现过几次翻车事故。而淘宝一姐薇娅是个例外,薇娅有她自己完全掌控的公司,从选品到推广完全自行决定,只有那些她自己试用过的产品,最后才会进入直播间。相对来说,通过薇娅直播销售,没有其它主播的坑位费,而且销量能够得到保障。
这么好的直播渠道,为什么很多小品牌不和薇娅合作呢?
那是因为,直播销售的客单价太低了。薇娅直播间的平均客单价在 90 元左右,而且定价权在薇娅手上。也就是说,一个市场定价 300 元左右的原创品牌化妆品,她定价在 80 元,你也必须同意。虽然薇娅直播没有坑位费,但是佣金比例差不多是 50%,也就是说,定价 80 元卖出产品之后,每件产品需要支付 40 元的佣金。
所以小品牌如果想要挣钱就算了,直播间卖货更多的是在赔钱赚吆喝。如果从打广告的角度来考量,直播间的广告成本还是要比电视台广告便宜许多。
那么跟不知名的小主播合作,效果会好吗?
别说,很多小型 MCN 直播机构的坑位费很便宜,从几千到几万都有。也有的把坑位费叫做服务费,不但承诺跟坑位费等价的保底销售,而且佣金比例也只需要 20% 左右,看似非常合算。
但是小型 MCN 直播机构真的能够兑现承诺吗?有的小品牌曾经试过,在支付了 5 万元的服务费之后,小主播们在直播间卖货,还真的卖出了 5 万的销售额,合同也算是履行完毕了。但是品牌商转天就发现,产品的退货率猛增到了 40%,卖出去的产品差不多有一半都被买家退了回来。
经过一番思索,这位小品牌商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套路。首先这家小型 MCN 机构拿到了 5 万元的坑位费,然后像模像样的找来几个小主播在直播间卖货,接着带着刷单客和机器人增加直播间的人气,让直播间的人气和销量看起来都非常不错的样子。
然后拿着坑位费的 MCN 机构再找一帮子自己人,用 5 万元的坑位费买下 5 万元的货,这样子按照合同,就完成了保底销售合同,挣到了 1 万元的销售佣金。接着退货 40% 左右,又能挣到 2 万元。剩下来 60% 的货再通过社群或者团购渠道分销下去,又能够赚到 1~2 万,兼职是一门万利无本的生意。
所以对于小品牌商来说,电商直播更像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广告营销渠道,赔钱赚吆喝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想要挣钱的话,电商直播并不是一条捷径,只有把真正的目标客户找出来,根据需求做好产品、做好销售业务才是真的。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