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分,这部口碑超高的国产片看哭了无数人【月诚故事】
标题:《豆瓣9.6分,这部口碑超高的国产片看哭了无数人【月诚故事】》
2016年10月,首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在德国法兰克福开幕。由何苦导演、张焱摄影、詹艳后期、成经堂作品的国产纪录片《最后的棒棒》独获“最佳短篇纪录片”。这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6分。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看了几集《最后的棒棒》,发现确实拍得很真实,甚至莫名有种黑色幽默的喜剧感。
“棒棒”是重庆人对于挑扁担送货员的称呼,因为扁担在重庆叫做棒棒,所以这帮人也被叫做棒棒。为了深入观察和记录他们的生活,导演何苦身体力行做了一年棒棒。
何苦是一名正团级退伍军官,身上带着1300元来到了重庆解放碑旁边的自立巷53号,在这里拜老黄为师,加入了“棒棒”军。虽然自立巷和解放碑只有300米的距离,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何苦在老黄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格外简陋的小单间,月租需要300元。老黄说,这是自立巷最好的房间了。何苦再看看老黄的房间,只有一个床铺大小,一个月60元。相比之下,何苦的房间居然称得上“豪华”。
老黄做了二十多年的棒棒,与其说他选择了棒棒这个职业,倒不如说是命运选择了他。1949年出生的老黄,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从小就生活在不公平的环境里,伴随成长的记忆是各种饥饿与害怕。也是因为这段成长经历,老黄一直没有娶到媳妇。直到快40岁,才和一个养不活孩子的寡妇住到了一起,生了一个女儿。没有登记结婚,没有办过婚礼,没有出生证明,什么都没有。为了养活孩子,老黄去东北打工,直到一封家书把他找了回来。原来孩子他妈和别人结婚了,要把女儿留给他,他这段原本也算不上婚姻的生活嘎然而止。
用老黄的话说,“当时没有愤怒,也没有仇恨,只想一头扎进村口的大水塘。但是再看看怀里的孩子,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连死的权利也没有了。”而那个时候,他的口袋里只剩下了一元钱,都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这就是老黄当棒棒的全部理由。
努力赚钱,好好活着把孩子养大,这就是老黄的简单生活。
当自立巷拆迁之后,老黄流落街头身体不适,人都快不行了,还是喊着不去医院,死也要死在外贸。在老黄的眼中,钱比命还要值钱,医院是个和他们无关的地方。这就是生活,不能开源就只能拼命节流。
有一次老黄给人送货时,收货人走失了。老黄就在附近等,一直等到深夜。老黄从来没想过私吞那包价值过万的货物,只是为了等到收货人,收回属于自己的二十元送货费。最终人找到了,收货人要给他100元谢礼,他坚持退回了70元,只给自己多加了10元钱的辛苦费。
还有一次在朝天门找活的时候,老黄会教何苦拿棒棒的正确姿势。在老黄看来,他们是棒棒而不是要饭的,把棒棒拿的像棍子一样,会有失身份。老黄就是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一辈子辛勤劳动,只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能够获得更有尊严一些。
除了老黄,片子里还有很多棒棒们的故事。像老黄这样最朴实的劳动者,虽然没有权利选择生活,却用他们的勤奋和乐观,感动了观众。
而作为一名新入行的棒棒,何苦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身上只有1300元。等到纪录片的结尾,他已经成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包工头,有了6万元的积蓄。他说“我喜欢远远的盯着棒棒爬坡上坎的背影,感觉能获取力量!”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月诚故事】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