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永远是最好的榜样

标题:《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永远是最好的榜样》

“比尔写了几天的代码,一直都没有睡过觉……”

在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的开头,半夜凌晨漆黑的夜幕下,只听见发动机的轰鸣声。在一条荒无人烟的沙漠公路上,比尔盖茨自己开车一路狂飙,车开得越来越快,不断挑战着车速极限,同时也在挑战着法律,结果因为超速驾驶,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这是比尔盖茨年轻时候的一个生活片段。他在写代码的时候,可以专注于代码几天都不睡觉,他在写完之后,可以继续不睡觉,而是去沙漠公路上飙车来发泄压力。

影片不同寻常的开场,也让观众了解到,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牛人。

事实也是如此,比尔盖茨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曾经想要成为一名数学家。每次数学课听老师讲课,他都不带笔记本,双手托着脑袋听课。还经常会在老师讲解题目的时候,举手打断老师,“老师,这里有些不对,应该是这样的……”对于比尔盖茨来说,给老师挑毛病是他的一大乐趣。

天才都会有些小癖好,比尔盖茨从小习惯了我行我素,不受环境约束,也经常挑战老师们的权威。好在老师不但没生气,还会鼓励比尔盖茨去做他喜欢的事情。老师们觉得,比尔盖茨喜欢做自己的事情,是因为在他看起来其他事情太简单了。

不光数学成绩好,比尔盖茨的记忆力也是相当厉害。在BBC的“荒岛唱片”节目中,他曾经说,“微软公司创业初期,自己对工作很狂热,对同事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幸。我知道每个人的车牌,所以只要去停车场看一看,就能知道他们谁在加班,以及什么时候上班的,什么时候下班的。”

比尔的优秀,除了个人的努力与专注,也离不开他的原生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比尔父母很少去说教他,因为父母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更多的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比尔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律师,母亲更加厉害,曾经是华盛顿大学的校董,也是全美联合劝募协会执行理事会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性主席,还是第一洲际银行第一位女性主管,在政界、商界、银行界等多个领域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

小时候的比尔盖茨性格内向,喜欢在房间里一个人读书,为了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组织了各种不同的夏令营活动,邀请不同的家庭过来参加。每次活动内容也都是丰富多彩,比如网球比赛,音乐会,体育运动会,快跑游戏等等。为了培养比尔的独立社交能力,父母还在夏令营中设计了“今晚去哪睡”的抽签环节,通过抽签,让孩子们获得独处的交流机会。

因为父母的影响和引导,比尔盖茨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今天的微软公司。

我们常常把成功归结于某一个或者几个原因,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多的因素共同影响。如果把成长的道路,比作建造高楼大厦的过程,每个因素,都像是一块砖头,砌出了你未来的成功高度。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砖头,就来自于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最近热播的央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中,大赛评委董卿的每次点评,都成了节目亮点。如果把选手们的优秀表现比作是高手对决,董卿绝对是如同“扫地僧”一样的高手中的高手,引经据典,字字珠玑。

董卿的父亲是老一辈资深新闻工作者,工作中特别刻苦和勤勉。他相信脚踏实地,也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他不但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影响了董卿的成长。小时候,董卿很少得到父亲的夸奖和鼓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到父亲眼中的完美。产生的坏处是,小时候的董卿极度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行,长大了也会苛求完美,无论工作多么出色,都永远都不会满意。产生的好处是,董卿的性格中,延续了父亲刻苦和勤奋的优点,从小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后来站到央视舞台上主持节目,也同样高标准严要求,不断追求节目的完美效果。

在两位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创立的“自我决定理论”中,所有人都有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

当这三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形成内在动机,也就是俗称的做事积极主动。

成长的路上离不开归属感。来自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能够让孩子获得归属感,长大了内心也会充满安全感。

成长的路上离不开自主感。父母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创造出的环境,让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这是我自己选择出来的东西,是我想要的。这种自己分内的事情,做起来才有可能积极主动。

成长的路上离不开胜任感。做一件事情,哪怕再小的事情,如果能够成功,就能获得积极的反馈,这种胜任感会激发孩子的斗志和勇气,去探索更广阔的未知世界。

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永远是最好的榜样。父母的眼界和高度,将会影响孩子一生。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