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才是刚需
标题:《猪肉才是刚需》
2016年1月14日,公众号大V时尚先生发布了一篇一万七千字的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阅读量很快超过10w+。随后几日,大批公众号申请转载文章,这篇文章开始在全网刷屏,阅读量达到了3000w+,轰动全国。其影响力和畅销作品《盗墓笔记》不相上下。
两个月后,时尚先生宣布《太平洋大逃杀》的影视版权和改编权出售给了乐视影业,卖出了百万级别的版权价格,之后有人找到这篇文章的作者杜强,希望他能够做编剧,帮助开发剧本。
2016年6月,特稿记者李海鹏带着《时尚先生》特稿团队的原班人马,加盟韩寒的亭东文化,担任首席内容官,并成立了ONE实验室。
说起ONE实验室,众人唏嘘不已。
在公众号上,ONE实验室的介绍是,“信仰手艺,讲述最好的非虚构故事”。这不是一句空话,其团队一共10个人,拥有李海鹏和韩寒这样的大咖,拥有写出《太平洋大逃杀》的杜强,拥有从《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等媒体挖来的特稿记者,还有一名专职的事实核查员,负责非虚构故事的事实核查。这样的专业团队,写出的作品确实质量很高,一篇上万字的故事,有时辗转多地,采访多人,再核对事实,撰写故事,一篇文章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凭借顶级的作者,和高质量的文章,ONE实验室被业界称为“特稿梦之队”。
然而互联网是个讲究效率的地方,每天都有海量的内容如潮水一般涌现。虽然ONE实验室的文章很有深度,但是大部分人都被各种浅度文章包围,能够每天出现在用户面前,能够陪伴用户才是最重要的。
ONE实验室的寿命,比大多数互联网创业公司还短,仅仅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ONE实验室宣布解散、团队成员离职。曾经汇集了国内最好的非虚构故事特稿记者,一夜之间说散就散。
非虚构写作是个高成本低产出的事情,需要大量的采访,以及事实核对,费时费力费财。《太平洋大逃杀》这样版权能够卖出百万级别的作品,如凤毛麟角一般,少之又少。即使依靠着10人专业团队,也没法保证持续稳定的输出。
更要命的是,每天更新文章的公众号有几百万个,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毕竟自媒体文章不是刚需,猪肉才是。
这段时间有个笑话在网上流传。有网友去楼下买油条,大妈说要2.5元一根。网友诧异地问,“昨天不是2元一根吗?“大妈说,“因为猪肉涨价了。”
网友更加不解,“猪肉涨价,关你油条什么事?”大妈很淡定说,“因为我想吃猪肉。”
网友立马觉得大妈说得好有道理。
俗话说,物依稀为贵,猪肉是刚需,市场上的猪肉供应少了,价格就会上涨,需求就会减弱。但还是有人会买肉回家,给家人孩子,因为是刚需。
但是自媒体文章就不一样了,大家都叫做自媒体文章,谁都可以写作。高质量的报告文学虽然有深度,但是内容的生产成本太高,内容的合规风险太大,价格却上不来,因为不是刚需。除非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即使不断亏损,也还照样坚持创作高质量的文章,直到品牌深入人心,再像《经济学人》那样提供付费订阅。
从经营成本来说,还真不如写一些内容浅显一点的短篇文章,成本低,风险小,产量高。
2004年,作者姜戎的《狼图腾》上市,故事叙事宏大,场景描述生动,改变了人们对于狼的传统印象。但是也有不少人不认同,认为作者一派胡言,甚至觉得价值观都有问题,完全是书商炒作的结果。
如果从写作效率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作品没有办法稳定按照一年一本的速度高产。即使写出来了,也和其他自媒体文章一样,不是用户的刚需。
有意思的是,即便如此,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写作。因为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需求——我也想吃猪肉!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