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你盖世的武功,只需要你每天的陪伴

标题:《不求你盖世的武功,只需要你每天的陪伴》

写作的人,都会想要写出一本高水平的作品,即使不能流传百世,至少也能够震撼人心。所以才会像雕刻玉器一样,讲究慢工出细活,所以才有了唐代诗人贾岛的著名诗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陕西有三位著名的作家,陈忠实、路遥和贾平凹。其中作家陈忠实成名最晚,当时路遥和贾平凹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品,只有陈忠实还没有一本自己觉得能够拿得出手的作品。于是陈忠实有个愿望——“有一天我去世了,棺材里放这么一本书,也就够了,不管它是否会对世界产生影响,只要能让自己满意,能对得起自己喜爱文学这大半辈子。"。

这个愿望驱动着他放下身边的一切,回到自己老家的小房子里,开始一个人静静的码字。从1986构思《白鹿原》到1993年书籍出版,陈忠实花了7年的时间,终于写完了《白鹿原》。1992年3月,陈忠实抱着复印好的书稿来到西安,来到作家协会招待所的客房里。他一直没有说话,当把厚厚一摞书稿交给出版社同志的时候,突然有句话涌上心头,“我把《白鹿原》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给你们了”。不过这句话始终在嘴边,反复几次想说,但都没有说出来。直到临终前,陈忠实才把这句话说出口,而他最终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用一生的时间和生命,打磨出了一本自己满意的小说。

作家类似于艺术家,对于作品精益求精;而自媒体写作者更像是一个陪伴者,每天用温暖的文字陪伴着读者。不求盖世的武功,只需要每天的陪伴。

高中教师张君和儿子浩宇,在几年的时间里,一直使用小纸条留言交流。张君也不想这样,但是高三年级的教学任务繁忙,每天早出晚归,出门的时候儿子还没起床,回家的时候儿子已经睡了。于是儿子想念爸爸的时候,就会在小纸条上留言,两人就这样一来一往,像写信一样,写了几百张纸条。

张君非常自责,没有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父爱,而小纸条像是心灵沟通的纽带,拉近了父子之间的关系。

类似于这种小纸条,自媒体写作的意义大概如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天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写出来,分享给自己的读者。我们素未谋面,却仿佛相识已久的朋友一般,相互成为一生中的陪伴。

对于作家和记者来说,精彩绝伦的作品需要细细打磨,深度调查的文章需要有理有据,如果没有足够时间的沉淀,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品。而对于自媒体写作来说,需要持续输出,需要每天都笔耕不辍,而这也是最难的。哪怕起步阶段只是一个人的奋斗,哪怕成长阶段文笔不是那么完美,也要每天码字。像写小纸条一样,不断拉近自己和读者的距离,不断在写作中成长。

公众号大V“十点读书”最初的战场是在微博上面,起名叫做“每日推荐好书”,每天推荐几本书籍,坚持每天更新。两年之后,创始人林少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成为了最早一批的订阅号。当时能够每天持续输出内容的公众号不多,而林少的公众号保持了稳定的更新节奏,用温暖的文字,每天陪伴着读者。2014年12月,创办4年的十点读书,粉丝人数超过了100万,进入了成长的快速通道,到了今天,十点读书已经坐拥5000万用户。从两三个人的自媒体野战军,发展成了几百人的正规军,每天依然持续不断地输出高质量文章,陪伴读者感悟着岁月静好。

油管网站上面,每天都有大量的新视频上传。然而最终能够展示到用户面前的,只有极少部分视频。如果一个视频内容创作者想要获得系统的推荐位置,就需要每天更新视频,保持稳定的更新频率。视频网站上的内容太多,如果几天不出现,可能用户就会转向其他视频,顺便把你给忘记了。

想要成为一个自媒体写作者,进入的门槛很低,但成长的过程不易。尤其是起步阶段,只有一个人一支笔,却需要每天勤奋的码字。不求你盖世的武功,只需要你每天的陪伴,用温暖的文字去陪伴你的读者。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