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摆脱平庸,可能你需要宇宙第二速度
标题:《想要摆脱平庸,可能你需要宇宙第二速度》
最近看了一部动画短片《Alike》,是两个西班牙人花费了5年时间才完成的作品。短片只有8分钟,2015年上映,2016年获得了最佳动画短片戈雅奖(Goya Award)。后来这部短片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上展出,据说获得了117个奖项提名,斩获64项大奖。
《Alike》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讲述了一个孩子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短片一开始,画面上孩子和父亲都是有色彩的人物。父亲把一本本厚厚的学校书本塞进孩子的书包里,当孩子奔跑经过的时候,“啪"的一下,把书包束缚在了孩子的肩膀上。重重的书包压得孩子走路东倒西歪,父亲也拿起沉沉的公文包,和孩子一起,走出家门,去往了上学和上班的道路。
路边,是没有色彩的灰白世界,所有人都是同样的着装和表情,迈着同样的步伐,去往学校和公司。在城市中央,有一小片绿色的草地和一棵绿色的大树,树下站着一个正在拉小提琴的音乐人,只有他是有色彩的,却显得和这个灰白的世界有些格格不入。
孩子路过大树之后,又跑了回来。看着人家的样子,孩子不由自主的也模仿起拉小提琴的动作,但父亲很快赶到,把沉沉的书包又背到了孩子肩上,两人继续赶路,融入了千篇一律的灰白世界。
在公司里,忙碌了一天的父亲逐渐褪去原有的色彩,变成灰白色,只有回到家里和孩子拥抱的那一刻,才会恢复原有的色彩。而孩子每次张开双臂迎来的,不是父亲的拥抱,却是沉沉的书包。
日复一日,孩子逐渐长大,终于也成了和父亲一样的灰白人,融入了这个灰白色的世界。
直到有一天,父亲意识到了哪里不对,于是带着孩子去大树下,寻找那个拉着小提琴的音乐人。等到了那里,却发现音乐人已经没有了,也许人家也早已融入了灰白的世界,变得毫无生气。
孩子失落地转身要走,父亲却突然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他站到了大树下,站在音乐人的位置上,拉起了小提琴。路人投来了异样的眼光,但父亲丝毫没受影响,继续坚守着这片绿色的色彩。
故事在平淡中结束,正如同你我普普通通的平淡生活。
日复一日的重复,让许多人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而想要摆脱这种平庸,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牛顿告诉我们,万物之间都有引力。当你想要跳起的时候,需要用力弹跳,就能摆脱地球引力离开地面。但是弹跳的能量不够,也没法持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很快你又会被拉回地面。
什么样的速度,才能逃离地球的引力呢?答案是11.2km/s的宇宙第二速度,或者叫做逃逸速度。这是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只有达到了这个速度,才能逃逸地球。
想要摆脱这种日复一日的平庸,也需要用力弹跳。如同逃逸地球引力一样,大部分人没法跳出自己现有的平庸生活,也没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说人的一生中,存在几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那么读书一定是其中一个。读书可以让你获得神奇的"逃逸速度”。
在电影《风雨哈佛路》当中,丽兹·默里(Liz Murray)出生于纽约的穷人区,她的父母吸毒成瘾,后来都感染了艾滋病毒。16岁那年,她的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了收容所,她自己也成了一名无家可归的学生。她回忆说,自己8岁的时候就上街乞讨,有时候还会吃冰块,因为能够体验到吃东西的感觉。特别饿的时候,她还曾经和姐姐一起分享了一只牙膏。
鬼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活下来的。当生活的艰辛把丽兹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方,让丽兹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意义。17岁的时候,她决心要成为一名全"A"的优等生,从此走上了人生奋斗的历程。幸运的是,当她开始拼命学习的时候,她拿到了一笔奖学金,终于不用再为挣钱生存的事情操心了。
丽兹是幸运的,拼搏几年之后,她如愿考上哈佛大学,改变了自己命运。
自媒体写作也是一样,如果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多写作多读书,就能不断积蓄力量,逐渐积累用户。当你的积累还少的时候,如同普通的一次次弹跳,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但如果你能够在某一个领域持续积累,迟早你也能够获得第二宇宙速度,摆脱你的平庸生活。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