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前,先做点算术题

标题:《写作前,先做点算术题》

嗯,我要开始码字了。每次码字前,如果大脑里面还是空荡荡的,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让自己坐到桌子前,然后做点算术题,让大脑预热。

如果一直不坐到桌子前面,那就永远也没有办法开始写作,即使太阳落山了也写不出来。而坐到桌子前,心里会给自己一种暗示,仿佛在对自己说,我应该动笔写点什么,暗示次数多了,慢慢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坐到桌子前面就会开始准备码字。码字之前做点算术题,可以预热大脑。让大脑知道,一会儿要开始工作了。所以脑细胞们,大家先兴奋起来。

这只是自己的土办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记不清在《创意写作书系》的哪本书里,作者提到过,她没有写作灵感的时候,就会削木头,麻木地重复着一个动作,大脑却处于一种游走的状态,会迸发出各种想法。后来作者总结出一个方法,不写作的时候,就去做一些和写作完全无关的,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灵感就有了。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办法也差不多,写作完了,就去练习跑步,跑步的时候,除了有规律的呼吸,就是不断重复着的跑步步伐。在这种乏味枯燥的重复中,灵感就会不经意的出现在大脑中。

不管是做算术题、削木头、还是跑步,都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放飞大脑,让大脑进入一种不断游离的自由状态。

大脑预热了之后,就可以来一场头脑风暴,把自己要写的东西列个提纲出来,一二三四,要写哪些内容。如果还没有确定内容,也可以采用无意识写作状态的方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然后就可以开始写作了。

关于无意识写作,在Github上面有一个开源写作应用"最危险的写作应用”(https://github.com/maebert/themostdangerouswritingapp),软件的功能和苹果电脑上的另一款应用"Flowstate"如出一辙,就是要求写作的人一旦动笔之后,就一气呵成的把文章写完,中间不能停笔。如果停笔超过了5秒钟,之前写的所有内容就会彻底消失,再也找不回来。

大部分人在这种"危险"的写作环境下,没办法坚持到5分钟的时长。但是对于写作来说,倒是一个不错的练习方法。练习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写作并不难,只要写你知道的东西。而且大部分时候,写作真的就是一气呵成的心流体验。

在北京高考卷子当中,正式的大作文之前,还有一个"微写作”,字数150字左右。如果微写作花费时间太多,大作文就没有足够的写作时间,所以从时间分配上来说,也是需要讲究一个"快"字,用最短的时间拿下微作文,然后开始大作文。

雅思英语考试也是如出一辙,写作部分的大作文前面有一篇小作文,150个单词左右。小作文的分数权重比较低,为了给大作文留出时间,小作文需要一刻不停的码字,即使拿分稍微低一点,也可以通过分数权重更高的大作文补回来。

上面两个都是正式考试,写作在正式考试当中差不多就是一次性写完的,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准备和修改,更不可能有时间先打个草稿,然后再腾挪到卷子上。

所以自媒体写作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练习,写自己知道的,一次性写完。如果字数不多,就直接使用无意识写作的方法,一口气把要说的说完。如果字数比较多,可以列个简单的提纲,和每个部分的关键词,然后就集中全部注意力,开始码字。

大脑有预热启动的过程,自然也会像电脑一样,需要在写作完成之后,从兴奋状态切换回平静状态。

尤其是睡觉之前,如果大脑一直还处在兴奋状态,很难一下子进入准备睡觉的平静状态。这个时候,可以在上床睡觉之前阅读一些轻松的书籍,不怎么需要动脑,让大脑放松。

手机容易让人上瘾,所以睡觉前半个小时,尽量别玩手机,让大脑早点平静下来。到了睡觉的时间,一天结束,关灯睡觉,为第二天继续码字做准备。

写作不难,仅此而已。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