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相信所谓的捷径,道路是摸索出来的

标题:《别相信所谓的捷径,道路是摸索出来的》

2017年是网红经济爆发的一年,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网红富翁产生。能够带货的头部网红,年收入千万甚至过亿也不足为奇。只有有流量的地方,就能引导现象级消费。

2017年,号称香港新媒体第一人的陈立飞异军突起,在线销售写作课程。仅用2天时间吸引3000多人报名,收入超过200万。三个月后,陈立飞的第二期写作课开班,人气更加火爆,收入超过600万。而所有流量,都来自于陈立飞的公众号。

陈立飞是浙江人,当地人骨子里就有创业的闯劲,做生意的人比走上仕途的人要更多一些。陈立飞毕业之后进入系统,成为了体制内的一名英语老师。四年后,陈立飞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辞去工作,去香港读研,学习金融知识,计划毕业之后留在香港工作。结果人家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一名英语老师,辗转到香港卖保险,再成为香港自媒体第一人,靠自媒体运营积累40万粉丝,并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翻看陈立飞公众号的历史文章,发现人家确实很能写。除了写作技巧上能够蹭热点,更关键是定位准确,思路清晰,能够从事件的表面挖掘出背后引发情感共鸣的部分,获得粉丝的认可。

陈立飞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而且道路越走越宽。当一个自媒体做大了之后,有粉丝,就会有黑粉。任何一篇文章,不管你是什么观点,一定都可以找到反例,以及反对的声音。面对各种不同观点,陈立飞的做法也很巧妙,如果批评他的人批评的有水平,陈立飞会给人家打赏点赞,还会留言,甚至相约见面,增进了解。这种积极的回应态度,让很多黑粉变成了粉丝,负面的攻击也变成了正面的褒奖。陈立飞在经营自媒体的同时,也在把自己的人脉圈子不断扩大。用陈立飞的话说,写作是最好的社交。

2017年,自媒体大V杜绍斐开始自营高档服装定制品牌"老爷会”,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创造出300万的月流水成绩,其中最畅销的爆款,是一双定制皮鞋,卖出了500多双。

成为拥有130万粉丝的自媒体大V,杜绍斐用了2年时间。

大学时候的杜绍斐曾经做过网站,一个人负责网站技术、设计、运营。杜绍斐虽然不擅长写代码,但是技术相对全面,毕业后进入新浪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助理。这个时候的杜绍斐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是心中想要创业的想法却一直没有停过。

辞职后,杜绍斐找到原来的经理田翔,想要田翔投资点钱,一起做个留学方面的创业项目。田翔直接回绝了这个项目,第一你没创业经历,第二你没有留过学,第三你的英语功底差了点,人家想留学为什么要找你?

杜绍斐的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当时杜绍斐在知乎上答题,一篇关于程序员如何搭配服装的文章,获得了上百万的阅读量,和几万人的知乎关注。杜绍斐在知乎上成为了大V,获得了最初的流量。后来杜绍斐创办了公众号,开始经营个人品牌,定位于"直男的服装搭配”。

作为一名工科生,杜绍斐的写作水平是后来练习出来的。估计杜绍斐几年前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走上自媒体创业的道路,成为服装搭配方面的专家。

人生充满了机会。很多时候,你没有开始尝试,就不会知道后来会有怎样的成功。

咪蒙是曾经的公众号大V,很多人学习自媒体写作会研究咪蒙的文章。但仅仅研究是没用的,咪蒙中文专业出身,做过多年记者编辑,无论是写作文笔,内容素材,人脉积累,还是运营经验,都远远超过写作新手。再加上人家没有单打独斗,而是团队运营,创作一篇文章要取100个标题,然后再结合最新的热点,经过小范围灰度测试,最后才决定发布哪篇文章。当我们惊叹于咪蒙文章写得好的时候,其实人家从10年前就已经开始积累好词好句,积累故事题材。

如果你想写作,同样也需要经历漫长的积累过程,所谓的速成和捷径,对于写作来说是不存在的。

10年前,你大概不会知道自己今天会是怎样,就像你也不会知道10年后,你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如果我们能够从今天开始积累,付诸行动,相信10年之后,你也能够成为自媒体大V,帮助到自己和更多的人。


如果你也想学习写作,加入月诚故事100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