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需要量力而行
标题:《帮助别人,需要量力而行》
助人为乐是件好事,但结果却不一定同样如此。比如,对于心梗患者来说,疑似心梗发作的第一时间,需要原地平躺,一定不能扶起来坐着。但是每次心梗患者胸痛倒地的时候,周围常常会有好心的路人把患者扶坐起来,甚至还会让患者喝点矿泉水,或者拍拍背。殊不知这是在给人帮倒忙,正确的做法是让患者保持原地平躺,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2012年韶关市一所中学里,学生们在上武术兴趣课。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让大家自由练习,于是12岁的学生张某,让同学王某帮助自己练习下腰动作。谁知道意外发生了,在张某下腰的时候,王某因为力量不足没有能够接稳,导致张某摔倒在地,摔伤了脖子。经过鉴定,张某颈椎伤残程度达到九级,所以张某家人把王某和学校告上了法庭。经过审理,法庭认为王某错误估计了自身力量和张某的体重,同意了自己无法办到的事情,没有做到谨慎注意的义务,所以需要承担10%的小部分责任。
所以,帮助别人,一定需要量力而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如果自己出于好心帮助别人,但却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给人帮了倒忙,甚至给人造成了伤害,那么反而可能需要担负一定的责任。
经常出国,或者在国外生活的人,总会遇到亲朋好友让帮忙在国外买点东西,但却苦了帮忙的人。比如,去日本的药妆店代买些化妆品,如果顺手还好,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朋友还要求货比三家,这样的忙帮不帮呢?帮的话,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有些店铺位置还挺远,需要专门跑一趟,路费都高过货比三家节省下来的钱了,万一朋友看到实物之后觉得不满意,更是一件麻烦事。如果不帮的话,朋友会觉得,怎么帮个忙买点东西都推三阻四的。
等东西买来了,收到东西的人也会尴尬,也许不是自己想要的款式,或者价格比网上卖的还贵,或者存在一些瑕疵,这时找代买的人退换货吗?人家本来只是顺手帮忙代购的,也不是专门的商家,总不能让人家帮忙把售后三包的工作也做了。
所以高情商的人不会去找别人帮忙在国外买东西,如果人家愿意带个小礼物,那是情分而不是本分。而理智的人去国外也不会帮别人代购,可以带些小礼物送给别人,但是帮忙代购的请求一定会委婉拒绝。俗话说,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多大的箱子带多重的行李。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帮助反而会脱离本意,成为一种负担,甚至会造成各种不愉快。
1994年,南非姑娘凡妮莎·古森(Vanessa Goosen)打算和男友开家服装店。为了把关产品样式,古森亲自坐飞机飞去泰国,到当地的制衣厂考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16年。当时古森准备返程回南非的时候,行李箱里只有一些随身衣物,和几本朋友让帮忙带回南非的书本。朋友说自己的弟弟正好在泰国,有些书需要帮忙带回南非,于是姑娘就热心的答应了。等到了过安检的地方,安检人员从古森的书里发现了违禁品。虽然古森极力解释这不是自己的物品,但是空口无凭,结果被关进了监狱,让自己的大好一生毁于一旦。
助人为乐,出发点大多是好的。但是帮助别人的同时,一定需要量力而行。能帮则帮,不能帮也千万别让自己勉强。
如果你也想学习写作,加入月诚故事100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