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我说话,此刻我只想静静

标题:《不要和我说话,此刻我只想静静》

法国思想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年轻时在数学和物理方面颇有建树,尤其在流体、几何学和概率论领域做出了极大贡献。厉害的是,人家的大部分工作早在十几岁就已经完成了,另外一些研究陆续在二十多岁完成。然后受到宗教影响,就转去研究哲学和神学。

帕斯卡英年早逝,一生只活到39岁。在去世之前,他在宣传一些自己对于数学和哲学的思考,这些想法后来被人整理成册,叫做《思想》(Pensées)。书里主要讲述了数学家的信仰和生活案例,有意思的是,帕斯卡还对人生意义进行了许多反思。

在那个久远年代,心理学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所以书里的各种案例成为了人们对于人性和心理研究的素材。其中最有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人类的所有问题都源于人类无法安静地独自坐在一个房间里。(All of humanity’s problems stem from man’s inability to sit quietly in a room alone.)

根据帕斯卡的说法,我们害怕沉默和无聊,所以会不停地刷存在感。我们孤独和焦虑的时候,注意力漫无目的地飞舞,却无法品味孤独。或者说,我们从来没有学过如何安静的独处。

最近100年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以往去了外地,就只能写信联系,后来有了短信和电话,现在又有了社交软件;以往了解天下大事,只能通过报纸杂志,后来有了收音机和电视,现在又有了视频网站和应用。人和人之间的联结从来没有如此紧密,即使远在地球的另外一端,也可以通过Email、社交软件和视频电话随时联系对方。然而我们却仿佛更加孤独了。

这个世界万物互连,只是除了我们自己。

孤独的人一边坐在马桶上,一边还拿着手机。明明不是啥好习惯,却就是放不下手机,手指在屏幕上不停滑动,刷新闻,刷聊天,刷直播,刷游戏。除了偶尔刷出了点存在感,更多的,是孤独。根据帕斯卡的说法,问题源于我们无法安静地独坐在一个房间里。

无法独处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显得焦虑。独处适应能力越低,对自己的了解也就越少。嘈杂的世界让我们暂时不用去思考烦心的事情,安静时才发现问题和困境依然需要面对。

幸运的是,当你开始品味孤独,你就拥有了面对问题的能力。学会独处,可以让你获得安静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只是水到渠成的最后一步。

硅谷巨头谷歌公司的内部,有个小社团"gPause”。gPause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体内部,观察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但却又不陷入其中,有些类似于瑜伽当中的冥想。每隔一段时间,当会议和邮件太多,大家就会停下来,专注地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呼吸上面,感受自己的状态,排解心中的压力。完全放松之后,便能以更加高效的状态,去迎接下一阶段的工作。

懂得休息的人才会懂得工作。休息的时候就彻底休息,找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完全放松。放松脸上和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放下脑中的所有想法,把自己置于一种最低能量状态,去感受呼气和吸气。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心无旁骛,做好当下手里的事情。读书的时候认真读书,沉浸书中自得其乐。游玩的时候,放飞自我,体会游玩的乐趣。

内向性格的人,能量来自于内心的思考。安静地独自坐在一个房间里,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做,也是一种享受。世上最古老的哲学智慧告诉我们要"了解自己”,静静可能不会解决所有问题,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对于自媒体写作的人来说,没有干扰的安静房间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写作,也更加让人想要静静。


如果你也想学习写作,加入月诚故事100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