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都不怕,我们还怕什么?

标题:《穷都不怕,我们还怕什么?》

小的时候,我们盼望着快快长大,长大就没有每天写不完的作业了。等到工作之后,我们才发现现实的残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在职场打拼的人都在负重前行。

网上曾经流传了一部国产短片《凌晨3点不回家》,片中在北上广深的凌晨,在一座座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里,是无数为了工作而拼命的加班族或夜班族。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处处需要用钱。短片作者告诉我们,在这个社会努力生活着的人们,谁不是在拼命?

没错,穷人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不幸。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导演借着一个骗子的嘴,说出了一句扎人的真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

得了穷病的人,感冒发烧的时候能忍就忍,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为了赚钱拼命加班,害怕失去工作。

两个月前,江西南昌有位女子生病了还要坚持坐公交赶去上班,追赶公交车的路上,女子跌跌撞撞,摔倒了又爬起来。公交车司机发现女子是带病上班,满脸通红还在流泪,因为如果上班迟到了,这个月300元的全勤奖就没有了。为了这300元全勤奖,女子坚持要去公司,如果不是真的缺钱,何必连健康都不顾了呢?

穷病会跨代传染。纪录片《穷富翁大作战》里面,不差钱的富人们体验了穷人们的生活。在一周的生活体验里,富人们才发现原来穷人的日子如此艰难,拼命加班却只有很少的薪水,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更是不暇顾及子女教育,等孩子长大了很可能和父母一样,继续为了生存而拼命。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有句经典台词:—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总是如此。

贫穷的反义词是富有,而教育是改变贫穷的拐点。如果我们穷都不怕,还怕多学习一点知识吗?

韩国全惠星博士因为培养出来6个哈佛耶鲁博士,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首席妈妈回顾自己培养孩子的经历,总结了三个要点。首先,要让孩子从小锻炼,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很多时候学习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不但拼的是脑力,而且还在拼体力,能够在实验室里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的人,一定都有个健康的体魄。其次,传授孩子学习技能,至于将来学习什么东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只要有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在哪个领域都可以取得成就。最后,需要启蒙孩子,让孩子拥有成为"大人物"的强烈渴望,榜样的力量会驱使孩子们主动学习,这样将来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生活不幸的小人物。

一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拿破仑·希尔的年轻人,打算研究美国几百名成功的富翁,想通过和他们聊天,寻找走向成功的一般规律。他花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总结了福特,洛克菲勒等大富豪的生平故事,最终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成了一本书《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想要告诉大家,如果能够改变观念和态度,他们也能获得自己的财富。

当然,实际生活当中,实现阶层跨越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多学习一点知识确实能够增加我们的收入。如果再细心一些,可以用心观察周围那些比自己富有一些的人,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比如自媒体写作,不少人已经通过自媒体写作和运营,成功获得了比以往工作更高的收入。

贫穷非常可怕,同时也是一种动力,时刻提醒着我们,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


如果你也想学习写作,加入月诚故事100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