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需要人设?
标题:《我们为什么不需要人设?》
《我和我的经纪人》节目早已经停播了,但经纪人杨天真却成名了,随着节目的播出,频繁出入热搜榜,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善于树立艺人人设”。
节目中有一集,演员朱亚文专门过来壹心公司,参与自己的形象定位会。这是朱亚文第一次参与自己的人设评议会议,经纪人一娃说到朱亚文即将去参加《心动的信号》第二季的时候,杨天真打断说,朱亚文你确定要参加?杨天真很直接地说,这类综艺节目不适合朱亚文,像是左打一拳右打一拳,没有重点。接着批评朱亚文这五年来的人设不够清晰,现在的问题是人设混乱,以前的"荷尔蒙人设"过于油腻,显得做作而不自然。
朱亚文听了各种批评之后,面色变得凝重,反问杨天真说,“五年前签约公司的时候,公司说你应该怎么做,什么适合你不适合你,现在却又全盘否定,这个问题五年以前怎么不说?”
于是这集节目播出的标题别名叫做,朱亚文的人设已经崩了?
《我和我的经纪人》刚开播的时候,吸引了很多观众,可惜节目虎头蛇尾,后来就变成了纯粹的营销广告,为了营销而营销。其实朱亚文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他在影视作品当中的精湛演技,而不是所谓的人设。所以不少喜欢朱亚文的观众纷纷建议,“别再立人设了,少上综艺,让好演员好好演戏吧!”
有"人设"就会有"人设崩塌”。《脱口秀大会2》第三期节目中,讨论的主题叫做"今天你人设崩了吗?”
在节目的开场,于谦老师说,自己的人设就是“抽烟、喝酒、烫头”,网友跟他一见到打招呼就是这三个词,想崩都崩不了。于谦说自己不怕抽烟被拍到,因为这根本不叫事,“我抽烟抽得越狠,我人设站得越稳。”顺便还提到了之前因为抽烟,导致人设崩塌的年轻演员王源,于谦老师含蓄地说,“有的人不成,有人抽烟,让人拍下来了吧?大家都知道这事吧。”
同样是抽烟,对于于谦老师来说,抽烟就是每天的日常,无关乎人设。毕竟没有谁会把抽烟这种不好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人设,或者说,于谦老师压根就没有刻意去维护自己的人设。所谓的人设,可能是人为设定的公众形象,也可能是一个人在粉丝眼中自发形成的主观形象。
庞博2017年参加《脱口秀大会》节目夺冠,获得"脱口秀大王"称号,于是有了自己的人设——喜剧天才,脱口秀大王。但是"大王"庞博在第二季节目中,前2期在开放麦环节就惨遭淘汰,无法上台,直到第3期才通过开放麦的重围,获得上台机会。庞博谈到前两期的感受,觉得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回家对着镜子问自己,你懂脱口秀吗?
以前更新微博的时候,庞博总是会顾虑内容是否好笑,照片能不能逗人开心,发微博的时候需要考虑自己的喜剧天才人设。后来没有了人设,“大王"的生活更加自由,终于可以想去哪儿拍就去哪儿拍,开心地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任意自拍,这才是生活中真实的庞博。
拥有人设的孩子,往往会陷入既定人设的条条框框,活得很累。
很多孩子在取得一点点小成绩的时候,便会得到家长的夸奖——你真棒!你真聪明!其实这也是一个人设,孩子会以为自己很聪明,或者比别人还要聪明。如果有一天在竞争中失利,遇到了更聪明的对手,孩子便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并不聪明?一旦"我很聪明"的人设坍塌,孩子觉得自己不是那么聪明,遇到一点困难便会放弃努力,即使曾经在某个活动中获得第一,也会害怕在下一次比赛中失败,甚至会因为想赢怕输的心理,今后不敢再去参加比赛。
如果夸赞孩子的时候,换一句话——你真努力!那么孩子就会明白,这次成功,是因为付出了努力,下次还没成功,也是因为还不够努力。没有了"我很聪明"的人设,孩子今后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更加从容,知道每一个成功都来自于努力,如果想要成功,就需要更加努力。
我们都有优点和缺点,有些演员人为设定了"完美人设”,就会产生偶像包袱,很多事情都只能想做而不能做。时间长了,活在人设里的人像是带着一个面具生活,永远不是自己的真实样子。这种人前和人后的不统一,让人为建立出来的"人设"形象变得脆弱。虽然活着,却不是真实的自己。富兰克林有句名言,“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到75岁才埋葬”。
好的导演和演员用优秀的作品说话,自信成熟的人没有刻意的人设,我们就是我们自己,只有真实的才是最打动人的。
如果你也想学习写作,加入月诚故事100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