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上进心的懒人
标题:《做一个有上进心的懒人》
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开始普及。大部分都是机械式的黑白电视机,换频道或者调音量,都需要调节手动旋钮。这意味着,如果想换个频道了,就需要完成三步分解动作——先站起来走到电视跟前,再调台调音量,最后走回来坐回原来的作为。对于懒人来说,偶尔换个频道还好,经常这么站起来过去回来再坐下去,就不乐意换台了。作为懒人,还是原地待着舒服。
怎么样可以变得更"懒"呢?想要变懒,是一种动力;而能够变懒,是一种能力。
1980年之后,红外技术取得了突破,电视机迎来了红外遥控时代,懒人们终于实现了原地不动就可以控制电视的梦想。
人类就是这样在一次次追求更懒的推动力下,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技进步。
1765年,少年汉弗莱·波特为了能偷懒、发明了阀门,把气缸和凝结缸通过阀门隔开,再使阀门的操作自动化,于是工作量大大减少,同时蒸汽机的工作效率翻倍。
以前没有电饭锅和电压力锅的时候,每天做饭是件复杂的事情,需要砍柴生火做饭,做饭的时候还需要根据火焰大小,随时炉子里添加柴火。显然这不符合懒人的作风。后来有人发明了电饭锅,只需要一个按键,饭就能够自动煮好自动保温,锅底还不会烧糊。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电饭锅里面有块软磁铁可以感应温度,当煮饭的时候锅里有水,锅里的温度最多只有100度。等水煮干了,锅里的温度就会突破100度继续上升,当内锅底温度达到103度左右,软磁铁达到居里温度便会失去磁性。于是在重力和弹簧的作用下,软磁铁落下,电饭锅加热电路自动断停。简简单单的一个发明,让大家都过上了懒人的煮饭生活。
当然,懒人的前进步伐不会就此止住。随着时代进步,人们想出了更多变懒的方法。
去年双十一销量最高的智能家电是扫地机器人。懒人们有了机器人,从此再也不用为扫地的事情操心了。机器人智能扫地,扫完了自己会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充电。
而智能音箱的出现,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能动嘴的就绝不动手”,只需要对着智能音箱提出问题,就能快速获得答案。
类似的懒人神器还有很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比如,日本日产公司3年前发明了一种可以自动归位的"日产拍手泊椅”(Nissan Parking Chair),只需要拍拍手掌,各个椅子就能自动归位。当然,日产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自家的自动泊车技术——另外一项懒人技术。再比如,有一家日本公司开发了全自动洗澡机,整个人躺进去,不但可以全自动洗澡,还可以享受汗蒸、SPA、杀菌消毒、烘干等等一条龙全自动服务。
想尽各种办法变懒,除了可以激发人们的上进心,还能让人延年益寿。
全科医师米夏埃拉·阿克斯特·迦德曼博士在《懒惰赐福》书中提出了一种"生命能量"的概念,认为每个人的生命能量都是有限的,消耗生命能量的速度快慢决定了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所以过多的锻炼不仅不会让人健康,反而对身体有害,少量的运动会更有利于健康。
阿克斯特博士的说法不一定完全是真的,但是过度勤奋的人们确实需要注意健康。
作家刘嘉俊和韩寒一样,成名于1999年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来使用网名"格子里的夜晚"在起点文学网上写作小说,是起点中文网的白金级签约作家。不幸的是,才39岁的刘嘉俊,今年8月份猝死在家中,去世前还在赶稿写作。起点中文网上也记录了他的勤奋,短短几年写了7部小说,平均每天完成3840字。因为足够拼命,被起点封为最高等级的白金大神。结果却和自己小说《完本之王》开篇描述的一样,主角赶稿过劳导致了猝死。
因为过劳而死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今年5月1日,蚂蚁金服高管毛军华因病去世,生前的毛军华一直被人称为拼命三郎。
太拼命,命何在?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希望这些才华横溢的人们能够懒惰一些,做一个有上进心的懒人,想办法变懒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如果你也想学习写作,加入月诚故事100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