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能质变的日子里,咱还是先积累量吧
标题:《在还没能质变的日子里,咱还是先积累量吧》
但凡是个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瓶颈时期。
自己也是,很不满意最近写出来的文章:不满意标题,因为没有吸引力;不满意内容,因为缺少故事素材;不满意文章结构,因为经常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或者写跑偏了;不满意用词用句,有时句子之间的逻辑都不连贯通顺。
然而再不满意,又能怎样?
“一日不练三日松,一年不练一场空。“如果停笔不写的话,自己的写作技能必然会退步,如果是自媒体运营的话,一旦节目停播,观众很快便会离去。
任何技能都差不多,只有每天都使用,才能保持不退步,只有每天都总结并改进,才能收获进步。哪怕是一个健康的人,整天躺在床上看手机,等一个暑假过去之后,可能腿上的肌肉也会萎缩,导致跑个步都费劲。
所以,写不出来文章,或者写出来文章不好,并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多写多读。
有句话大家都知道,“从量变到质变”。
对于码字写作的人来说,如果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不行,可能是练习的少了,既然质量不行,就先从数量入手,保证自己每天至少写两篇原创文章出来,如果写不出来东西,就多去读一读别人的文章,看看别人都写了什么话题?引用了哪些素材?使用了怎样的文章结构?
所有的孩子,都是从模仿开始,一点点学会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所有的"科学巨人”,也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把前人研究的东西向前推进了一步而已;所有的自媒体运营小白,也离不开一边坚持写作,一边模仿别人。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都是自媒体运营的人,有人可能先从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有人可能还在摸石头过河。但只要一直在练习写作,在运营自媒体,这项技能就一定能够提高的。
写作技能提高了以后,会是过上怎样的生活方式?
作家韩寒的写作速度很快。2005年韩寒在接受杂志采访时,说自己赛车与写作的比例是95:5,只有5%的时间用在了 写作上。2012年韩寒再次接受采访时说,“那两样各占5%,另外90%都用来玩。”
所以对于自媒体写作的人来说,也是一样,写到后来,大部分的时间都会用来"玩”。只有经常"玩"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和输入源。别人书上写着的内容,像是别人对于生活的素描,自己也是通过别人的视角去看到某样东西。而自己"玩"出来的内容,才是自己通过第一视角从身边的生活,直接观察到的素材。
这么想来,自媒体写作的人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写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因为没有东西可写,或者虽然有东西但是写不好,结果导致码字吃力。
第二个阶段,写作所占用的时间越来越少,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阅读别人的文章和书籍,可以不但拿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去和别人写出来的东西对比,甚至可以写同样话题的文章,自己思考一番,先写出自己的文章,再去研读别人的文章,看看人家的文章是怎样构造的,使用了什么结构?哪些素材?以及哪些好词好句?这个阶段,写作速度变快,阅读和对比占据了大量时间。
第三个阶段,写作速度很快,阅读速度也很快,更多的时间,是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这个时候其实已经积累很很多的文章结构,甚至会记得很多优秀的"范文”,写作本身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更多的时间都用来"玩"了。同样是"玩”,这个阶段不但玩得开心,还能把玩的过程变成自己写作的素材。
记得作家张爱玲在做电车的短短一小会时间里,变构思出了一个故事,素材就来自于坐车时的观察。生活也是这样,从来都不缺少写作的素材,缺少的,只是一双能够发现素材的眼睛。同样的事情,用心观察,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写出完全不同的内容出来,后期也许会修改,但写作已经成为了一种和吃饭睡觉说话差不多的普通技能。
好吧,上面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在自己还没有能够达到"质变"的日子里,每天继续好好码字。不用怀疑,质变一定是从量变开始的,而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过程,应该就在这点滴的码字时光中,一点一点,悄然"量变"的。
如果你也想加入月诚故事 100 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