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写作业是一份高危职业
标题:《陪娃写作业是一份高危职业》
万籁俱静的夜晚,对面楼传来了一位妈妈抓狂的咆哮声,“你上课没听课吗?这道题不会吗?”
虽然看不见对面的人影,但这声音和架势不用说,一定又是位陪娃写作业快要被气疯的妈妈。
对面的妈妈越说越生气,声音也提高了八度,情绪显得有些失控。没过多久,孩子的哭声如期而至,止都止不住。孩子一边哽咽着,一边继续被妈妈训斥着。两个人的内心估计此时都是崩溃的。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对1980年家长的问卷调查,84%的家长因为陪娃写作业而头疼感到,其中24.4%的家长感到非常头疼。甚至还有家长因为陪娃写作业着急上火,导致心梗或者心脏病发作。
其中"做作业磨蹭"是让最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有的孩子磨蹭到晚上23点还没做完作业,有的孩子频繁跑去上厕所,一蹲就是半天。
陪孩子写作业的事情,能够交给其他人吗?好像不能。
小区门口还有一家晚托班,每天晚上都会有一些孩子过去写作业自习,但店面看起来挺安静。毕竟晚托班老师和学校老师还是有区别的,晚托班更多的只是看管孩子不要出事就行。至于写作业方面,好像即使发现抄作业,老师们一般也不太会管。
陪孩子写作业的事情,能够撒手不管吗?好像不能。
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自己家孩子不好好学习,那么将来高考失利,就没有机会考上一所好一点的大学,等到孩子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更是会难上加难。
电视剧《家有儿女》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星妈妈说,“小时候给你报艺术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怼他妈说,“哎,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
陪孩子写作业的事情可以强迫吗?好像也不能。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没有谁喜欢被强迫,去做一些自己很排斥的事情。如果恰巧数学或者其他功课,是孩子不喜欢的,那么强迫也没有用。
李宗盛作词的歌曲《最近比较烦》当中,有一句歌词唱到,“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女儿说六加六结果等于十三,我问老段说,怎么办,他说基本上这个很难……”
如果孩子真的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所有的强迫,只会让孩子更加痛恨数学。孩子会把数学和痛苦关联在一起,只要一碰到数学作业,就会条件反射的想到自己的所有痛苦。所以靠想要通过强迫手段提高成绩,基本上真的很难。
那么跟孩子签订奖惩协议,能够让孩子提高成绩吗?貌似也只有非常有限的作用。
很多家长都拿物质奖励,去"刺激"孩子学习。考试成绩好了就奖励,没考好就惩罚。看似奖惩分明,但实际上却本末倒置,让学习失去了原本的乐趣。
陪娃写作业应该是怎样的呢?
也许聪明的父母,早早就已经让自己的孩子亲身体验到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并让孩子们知道,只有优质的教育能够让他们在将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在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当中,高富帅三人组约翰、安德鲁、皮特,非常自律,从小就开始阅读《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和《观察家报》,并且成功地预言了自己的未来——“我以后会读贵族私立中学,最后去剑桥、牛津。”
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趣的物理学家费曼写过一本书《发现的乐趣》,分享了他对自然规律的好奇。费曼相信科学不光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而且科学是有趣的。也正是这种发现的乐趣,让费曼能够一直不断地在科研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取得成绩。
不喜欢数学的孩子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没错,写作业磨蹭的孩子们,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凡事都有一个"为什么"去驱动着前行的动力,如果学习数学获得的只有满满的挫败感,孩子凭什么喜欢上数学作业?如果孩子通过数学解题,自己就能获得解题的成就感,那么家长陪娃写作业又显得有些多余,除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不能帮助孩子增加独立解题的成就感。
乐趣和成就感才是学习的东西,如果家长们还没有能够启蒙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却乐意陪娃写作业,也许这真的会变成一份高危职业。
如果你也想加入月诚故事 100 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