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用户的故事,总是充满悬念和冲突
标题:《吸引用户的故事,总是充满悬念和冲突》
电影《何以为家》特别好看,看完之后会不断思考,到底是什么,让这部电影特别好看?
于是细细回想了一下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发现吸引自己的,是人物的命运走向——每一次觉得小男孩赞恩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都忍不住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对于观众来说,只是看戏的旁观者,看完电影就能够回到自己的生活;但对于赞恩来说,电影里所呈现的故事情节,都是现实中的生活。电影结束之后,难民的生活仍在继续。
故事吸引自己的第一个地方,是好奇只有12岁的赞恩,生活是怎样的,家里靠什么维持生计?
吸引自己的第二个地方,是想知道赞恩妹妹是否落入了阿萨德的魔掌?电影中,赞恩为了保护妹妹,做了很多抗争,甚至偷走了家里的部分积蓄,想要带着妹妹一起去投奔奶奶。这一段落由很多个小故事场景组成,两个孩子的命运充满悬疑,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
第三个地方,是赞恩的离家出走。因为保护妹妹的努力失败了,妹妹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送走,于是赞恩也走上了流浪的道路,但是一个未成年的难民孩子,没有身份,没有力气,靠什么生存呢?人物的命运推动着故事情节,走向了下一个故事场景。
后来赞恩遇到了一个穿着蜘蛛侠衣服的老人,老人在游乐园先下车之后,赞恩没多久也下车想要去寻找老人,最后没有找到,只好在游乐场附近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第四个地方,是赞恩和希拉尔的故事。希拉尔是位年轻妈妈,也是一名难民,来自埃塞俄比亚,因为同是难民,所以处于同情收留了赞恩,让赞恩帮忙照顾自己1岁大的婴儿。然而糟糕地是,希拉尔没有合法的身份,被警察抓走了。为了不牵连到自己同样没有合法身份的孩子,希拉尔没有向警察提及自己孩子。
故事的另一头,赞恩一直等不见希拉尔,和1岁大的小弟弟住在一起,已经饿了好几天,赞恩不能理解为什么希拉尔会杳无音讯,“抛弃"他们俩。
希拉尔不见了,但生活还要继续。赞恩带着小弟弟,再次走上了流浪的道路,他们将会走向何处呢?赞恩命运多舛,故事一波三折,小男孩充满悬念的命运走向,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何以为家》是从真实故事改编的。导演娜丁·拉巴基本身就出生在黎巴嫩,童年也是在战乱和炮火中度过的,所以对于黎巴嫩的难民生活,有着最直接的深刻体会。
整个电影拍摄,花费了5年的时间,其中前3年的时间都在实地做调研,演员也不是专业出身,但因为拍摄的内容就是他们的生活,所以本色出演的演员,演出了比专业演员还要真实的"难民故事”。
假如一个故事是编造出来的,那么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能无法做到如此入木三分。《何以为家》因为"真实”,所以电影故事的每一个场景中,演员的表情和动作都是对的;更加因为生活中的真实困境所带来的悬念和冲突,所以观众会特别想知道主角赞恩的命运走向了何处。
就这样,赞恩的故事充满悬念,从始至终都会抓住观众的好奇心,把观众不自觉地代入到故事情节之中。
电影最后,赞恩拿到了自己的身份,终于露出了3秒钟的笑容。这个短暂的笑容,让人揪心,眼泪夺眶而出。
演员的最高境界,是把悲剧的情绪,用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情绪上的鲜明反差,让观众在电影当中积累的情绪得到了一次彻底释放。
相信《何以为家》的大部分观众最后都在看到赞恩笑容的时候,落下了眼泪。
《何以为家》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虽然语言不同,但是真情实感的情绪同样可以打动人,充满悬念的人物命运同样可以吸引人。
好的故事值得学习和模仿,希望写自媒体故事的我们,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如果你也想加入月诚故事 100 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