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运营,能够存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周末小结
标题:《自媒体运营,能够存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ateBegin = datetime(2019, 6, 1)
dateToday = datetime.now()
print( (dateToday - dateBegin).days + 1)
# 85
这周的写作练习任务加量了,从原来的每天完成1篇文章,增加到了每天2篇文章。虽然没有办法和各路写作大神相比,但对于自己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突破。
在开始写作之前,看了许多别人的写作经验,然而如同下水游泳,只有真正开始练习的时候,才发现各种实际的困难。而今天要谈的,是如何存活下去。
上个月,7月22日,知名自媒体大号"HUGO"账号自主注销,没过多久,公司旗下另外几个公众号"苏火火”、“青年鉴定局"也相继屏蔽所有内容,账号被停止使用。今年2月21日,拥有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大号"咪蒙”,账号自主注销,旗下"才华有限青年"也遭遇关停。
被关停的大号还有很多,这些知名大号的注销,也给所有的自媒体运营者提了个醒——自媒体运营,既然包含了"媒体"两字,就需要承担起自媒体时代的社会责任,避免自己的言语"伤害"他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新加坡有一则公益广告,一根很粗的钢针扎,穿了上下双唇,鲜血直流,看着就疼。这则广告在时刻提醒着大家,也许是自己无意之间的言语,但却可能会对他人造成深深地伤害。
郭德纲的相声讲究雅俗共赏,很多人愿意花钱买票,因为觉得好听。在郭德纲的相声中,并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逗人一乐,没事经常拿老搭档于谦老师开涮。用相声演员岳云鹏的话说,于谦老师家里祖宗十八代都被"调侃"了!但仔细观察,在台上大部分时候,郭德纲的调侃对象也仅限于谦老师,并不会"伤害"他人。
伤害他人,不光是言语伤害,更多的是侵犯他人版权利益。当自媒体还没成名的时候,不会有人和你计较,然而坚持运营下去的自媒体,总是在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
直到有一天,有人找上门来,索要侵权赔偿。这个时候才发现,不光是图片和背景音乐,原来就连文章当中的字体版权,都需要检查一下有没有侵权。
自媒体运营,包含了"运营"两字,涉及商业。为了防范于未然,需要提前检查版权问题,避免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给自己埋雷,最后因为侵权而导致导致亏损。
上次周末小结写过,自媒体写作有几个常见领域:
- 干货,专业技术类的大咖
- 故事,靠故事情节和悬念吸引读者。
- 情感,靠情感共鸣打动读者。
- 搞笑,靠埋包袱和抖包袱,让读者开怀一笑。
- 新闻,靠读者的好奇心
- 导购,关注新品发布,关注客户使用产品案例。
干货类的自媒体,因为内容过于专业,可能读者范围会相对比较小众。另外在内容创作上,如果没有一点水分,全是干货的内容很难一直持续输出,毕竟这是类似于科研论文或者科普论文一样的东西,需要讲事实列数字,涉及大量数据,以及"去伪存真”。单枪匹马的作者几乎不可能一天一篇文章的速度输出"干货"内容。
而自媒体运营要想生存下去,需要注意两点:
- 需要避免"伤害"他人;
- 需要能够每天更新文章,持续输出内容。
如果言语伤害他人,很容易导致账号"被关停”;如果使用没有书面授权版权的素材,会给自己埋雷;如果不能持续输出内容,则很快就会被粉丝遗忘。
关于持续输出内容,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比如搞笑也是一项技能,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变成核心技能。剧本、小品、相声,都可以埋包袱,抖包袱,设计笑点,但如果自己不是一个脑洞大开的人,平时严肃刻板,却要在喜剧作品当中刻意制造笑点,或者感动,就会变成一个一点也不好笑的作品。
自己以为这个领域会很难一直输出搞笑内容,然而有的公众号却能专注于"逗人一笑”,每天发布好几篇好笑的文章、图片或者视频。
也许这就是核心技能的差别。对于不会写歌的人来说,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自己写过一首歌曲;而对于周杰伦来说,一天写出好几首流行歌曲,也不算是一件难事。
公众大号"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觉得产品是逐渐迭代的,一家公司也是逐渐迭代的。
比如我们这个产品现在可能是60分,没关系,先上线,先去获取用户,让用户来使用我们的产品。然后去接受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不断迭代,直到从60分变到80分,再到更高分。
我们公司一开始也是很简单,就一两个人。随着业务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和团队总体打分也不断提高,越来越优秀。
没错,自媒体运营和做产品一样——不管第一代产品如何,都可以不断改进,不断迭代,而能够存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也想加入月诚故事 100 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