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5 月 8 日上海新增本土「322+3625」,新增死亡 11 例?【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 5 月 8 日上海新增本土「322+3625」,新增死亡 11 例?【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暂时没有出现热度相对集中的热议话题。

当前榜首话题《5 月 8 日上海新增本土「322+3625」,新增死亡 11 例,目前疫情情况如何? - 知乎》暂时只有一百多个回答。评论区一些带节奏的回答还是老配方,还是老味道。

如何看待中国人民大学决定从 2022 年起正式退出世界大学排名,不再对世界大学排名机构提供相关数据和经费?【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中国人民大学决定从 2022 年起正式退出世界大学排名,不再对世界大学排名机构提供相关数据和经费?【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如何看待中国人民大学正式退出世界排名? - 知乎》。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匿名用户回答说,“应该是南大第一个退出国际排名的。南大的勇气可嘉,南大的几个国际排名都在 100 出头,努力闯一闯应该几年内可以冲入前 100。南大放弃自己很不错的位置,放弃既得利益,带头退出国际排名,很有长远眼光。人大其实成本不高,因为人大的国际排名很低,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大擅长的中国特色学科在国际排名中不计分。人大不是国际排名的既得利益者,退出排名没什么好说的。清北就没有这样的勇气了,好不容易闯入了世界前 50,……”

如何看待 5 月 1 日起广东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并不限定办理生育登记的孩次?【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 5 月 1 日起广东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并不限定办理生育登记的孩次?【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广东 5 月起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并不限定办理生育登记的孩次,将产生哪些影响? - 知乎》。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答主“Delete”回答说,“什么也别说了,看图[计划生育行政处罚决定书截图]”。答主“Delete”的精选评论中,网友“沉睡已久的长风”评论说,“96年的一万多,天啊”;网友“Dlman”说,“说真的,这个一定要好好保存,以后非常有价值”;网友“Cindy”说,“保存起来,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不被承认的历史呢”;网友“lucky 骄傲的少年”说,“是啊,他们不承认的历史可不少”;网友“感恩王者牵羊达人”说,“那时候谁家超生,很恐怖的,好多‘人’去超生的家里罚(抢)东西,值钱的都拉走,然后小孩子如果没出生就强制打掉,所以那时候都是偷偷的躲亲戚家里,小孩子养到很大才敢回去”;……

为什么这个话题会被推上知乎热榜的榜首位置呢?

如何看待 5 月 5 日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纳指重挫近 5 % 创近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 5 月 5 日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纳指重挫近 5 % 创近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上海疫情相关话题《5 月 5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 245 例、无症状 4024 例、死亡 12 例,目前疫情情况如何? - 知乎》热度已经降低了不少。根据之前写作文章《如何看待泰国自 5 月 1 日起免核酸向全球游客开放?【月诚故事】》时的观察,“……由于知乎平台‘把关人’的缺失,知乎热榜榜首话题已经持续关注并放大炒作上海负面话题许久。但实际上,早已有许多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的城市早已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并稳步恢复了产业链供应链和正常的经济生活。……”

如何看待 5 月 5 日美联储宣布加息 50 个基点,为 22 年来最大幅度加息?【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 5 月 5 日美联储宣布加息 50 个基点,为 22 年来最大幅度加息?【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由每日经济新闻发起的《美联储 5 月 5 日宣布加息 50 个基点,为该央行 2000 年来最大幅度加息,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 知乎》。这是一个金融话题,提问的重点是“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究竟有哪些影响呢?

如何看待 85 年出生科技公司经理马某某涉嫌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 85 年出生科技公司经理马某某涉嫌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马某某涉煽动分裂国家案详情公布,为 85 年出生科技公司经理,具体情况如何?他将面临哪些法律制裁? - 知乎》。这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知乎用户“Emmmmmmm”回答说,“哈哈哈哈哈,好多高赞回答都被知乎官方删了啊,意料之中。‘别说话,吻我’”。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写百字微博被指 12 处语病?【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写百字微博被指 12 处语病?【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社交媒体发文被指出 12 处语病,本人回应「随手写的」,你能接受这一解释吗? - 知乎》。根据题面内容部分描述,来自 iPhone 11 Pro Max 的邓学平律师在微博上对在微博有 920 万粉丝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指出“身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博导,这样的文字写作水平,只能说明平时在专业领域的劳动付出还不够多啊!”

邓学平律师对张颐武教授的一条微博内容进行了 12 处修改,譬如将“上海的所有人”改为“上海所有人”,把“让全国的高水平专家”改为“让全国高水平的专家”,把“上海的团队”改为“上海团队”,把“认真学”改为“认真地学”,把“上海加油。”改为“上海加油!”,等等。

这是什么情况呢?这些 12 处“语病”大部分改或不改,都不会影响到原文的意思表达。为什么一段很普通的口语化表达的微博内容会被人炒作成“新闻”,进而再被人推至榜首话题呢?